電梯安全之患藏在哪兒?問題多并非質量差
來源:海南多快電梯有限公司 時間:2020年04月22日 瀏覽:1224次
【觀察】“電梯的安全性類似飛機,不出事則已,出事便生死攸關。2015年我國全年發生電梯事故58起,致46人殞命。”這是7月10日,在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辦的一次相關會議上,電梯協會理事長李守林爆出的數字。問題多并非質量差和人們的一般印象不同,電梯安全問題多不在電梯本身。李守林肯定地說:“目前中國是電梯生產量最大的國家,也是電梯生產質量最好的國家,去年我國出口電梯79641臺,其質量和安全標準均和歐盟接軌,有的標準甚至高過歐盟。可以說全世界最好的電梯90%以上是由中國人造的。”這一點完全在情理之中。因為近30年來沒有哪個國家有中國這樣的城鎮化速度,直接推動中國電梯制造業各項指標的躍升。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底全國共有電梯425.96萬臺,其保有量、年增量和年產量均居世界領跑地位。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按照我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的制作標準,電梯制造單位在部件設計、材料與采購、加工制作、裝配與調試、檢驗、試驗各個環節,都有嚴苛的安全技術規范和工藝標準。在質檢環節有瑕疵的,沒有進入下一工序或出廠的可能”。質量合格的電梯有多安全?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位電梯維修保養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么說吧,即使在運行過程中把所有鋼纜剪斷,也不會出現電梯突然下行。因為就像汽車的手剎、腳剎,電梯的保險系統還多了‘腦剎、腿剎’等,道道都很厲害。”他認為電梯事故悲劇,多不是電梯質量缺陷造成的,問題主要出在安裝和維護保養上。“電梯安全40%是制造,60%在安裝和維護。”四川綿州通力電梯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智利說這是電梯業的行話。主體責任不清是大患一些電梯事故的結論報告顯示,安裝問題是導致電梯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去年發生在湖北荊州某商場的扶梯慘劇就是如此。作為事故調查組專家,李守林介紹:“那部扶梯有三塊踏板,正常情況下,應由一個鋼框固定在一起,整體放下不可能掉下去。但在安裝過程中,甲方覺得把幾塊板做齊了更美觀,于是安裝人員把底塊的安裝空間放寬了15毫米,導致踏板松動,終釀‘電梯吃人’大禍。”據中國電梯協會的專家介紹,關于電梯的安、改、修,我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22條有明確規定,“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并規定制造商對委托者作全程安全指導和監控。也就是說,制造企業需要對電梯終身負責。但從21世紀初開始,隨著一些部委機構合并、職權責任的調整,電梯安裝的責任主體發生了變化,監管責任落到了質檢部門。但是電梯出廠之后,制造商已把物權轉移給開發商,開發商再讓渡給業主或物業公司,而彼此的責任關系模糊不清。“質檢部門重點管安裝完以后的抽檢。但由于懂行的專業人員有限,技術監管往往力不從心。”李守林說,如深圳市人均監管特種設備數達3447臺,維保質量監督抽查電梯數量還不到10%,勢必影響易磨損部件的及時更換。主體責任不清,監管力量又跟不上,出了問題第一責任人難以認定,向誰追責和處罰?一些業內人士提出,“應回歸由制造商直接安裝和維保的主體責任,以保證電梯終身安全運行”。但新問題隨之而來:一是制造商并沒有被明確賦予監管責罰的法律權利義務;二是讓廠家壟斷售后維護市場,其弊端也顯而易見。至于今后由哪個或哪些部門監管更符合實際,李守林認為,“無論如何,也不能因為這類行政體制原因,繼續延續由責任不清導致的安全隱患”,在深入調研之后,需要進行管理體系的全方位設計和構建。不少電梯專家有共識:再難,政府也必須擔起主導責任。特別是目前我國已逐步進入安全隱患較多的老舊電梯大修改造的高峰期,需要比常規保養更多的資金保障,更需要綜合考慮,拿出可行性方案,避免亡羊補牢。低價保養導致惡性循環在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其實已足夠具體,如“電梯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其中《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更是以附件表格形式,規定了不同種類電梯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的維保項目及要求。但由于缺乏剛性的監管,這些要求并沒有實際執行力和約束力。一般電梯保養多由建筑開發商、物業公司找有資質的電梯維修機構完成。但無論找誰做,都會涉及保養費用。對低成本的追求,往往導致維護保養市場存在低價取勝的惡性競爭。在一些地方,電梯維護的市場價大概120元一個月,一年不到1500元,比政府收取的年檢費用還低,根本談不上按時保養,更換磨損部件這樣急迫的事,也會一拖再拖,形成惡性循環。四川綿州通力電梯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智利列舉物業公司維修電梯的例子:“業主經常拖欠物業費;收來了物業費,物業公司也做不到專款專用,挪用電梯費現象普遍,且能省則省,甚至找有資質的個人幫著走走過場。給的錢少,維保單位就會少干事,減少維保次數,只應付急修,甚至在維保記錄上造假。這些都在增加電梯的使用風險。”李守林建議,可以發揮社會征信系統的作用,對惡性競爭的維保單位進行末位淘汰,讓被淘汰者失去招投標資格。同時,需要對影響城市安全、造成電梯事故的責任單位重罰,追究其刑事責任。物業部門必須有固定的電梯維修費,并保證專款專用。據悉,國家質檢總局正在研究制訂《機電類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修理許可規則(征求意見稿)》,電梯維保行業的準入門檻將大大提高,最低的C級資質也要求每年的維保數量達到500臺電梯。電梯安全還要人人參與電梯安全還與生活中每個使用電梯的人相關。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鈞認為,由于對電梯規范使用的宣傳不夠,乘客個人不當使用造成的事故也應重視起來。“有人在地鐵攜帶超重的尖銳物品上扶梯,因物體被卡導致事故;有年輕人在電梯門口打鬧,誤撞入電梯天井;兒童對著電梯安全按鍵撒尿,導致線路問題停運;還有人在電梯門將要關閉時強行沖入,做出用手腳阻止電梯關門的危險動作;電梯遇故障高層停機時,強行扒開電梯門造成墜落事故……”這些無知行為帶來的血的教訓需要認真反思和廣為宣傳,以形成公眾乘梯安全和維護監管意識。此外,質量再好的電梯也會面臨設備部件老化、功能退化。我國不少電梯已服役接近15年,無論定期保養還是更換關鍵部件都需要資金保證。一些知識界人士表示,除了政府、有關企業責無旁貸,作為業主按時繳納物業費,不僅是履行公民義務,也是對自己、對社會負責。
轉載:互聯網